• 【劇名】瑠璃の島
  • 【中譯】瑠璃之島
  • 【出演者】成海璃子 竹野內豐 緒形拳 小西真奈美 小日向文世 西田尚美 倍賞美津子 吉田妙子 塩見三省 平泉成 市毛良枝 さうら 賀集利樹 井川遙 岸部一德 勝村政信 西山繭子
  • 【演出】猪股隆一,池田健司
  • 【原作】森口豁
  • 【脚本】森下佳子,寺田敏雄
  • 【製作人】戸田一也,国本雅広,次屋尚
  • 【音楽】羽毛田丈史
  • 【主題歌】ここにしか咲かない花/コブクロ

我的評價:A

2005.09.11

初看這部劇名覺得很奇怪,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內容,後來稍微看了簡介,似乎是發生在沖繩縣小島上的故事,不過還是不知道大致上的劇情,後來真的看了,才發現原來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故事的寫作方式其實還蠻常見的,一個可以說是「外來者」的人來到一塊新的地方,漸漸地融入、並且為新的群體所接受,之後在以其為中心,和群體中個別成員所發生的故事構成的一部日劇;只不過有些不一樣的地方是,這裡開始的接受並不是單向的群體接納個人,而比較像是一種互相接受的過程,此外,也不同於一般總是透過主人翁與個別成員發生的故事來突破之間的心結,或許這是較為不同的地方。至於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大體上來說可以說是以溫馨、感人為主,在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的原則下,逐漸地構築屬於這群人們共同的情感。

「什麼都沒有的小島」,在劇情發展中,這個故事的設定一直被不斷地強調出來,無論是初到此地的外地人或是當地人,劇中的人嘴巴總是常掛上這句對於這個島的形容詞;但也就是在這個極端的說法之下,才能造就一個重大的反差,在這個或許什麼都沒有的小島中,有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懷和彼此的了解,雖然物質條件缺乏,但是人情味卻是十足。這種對於大多數都市人來說陌生的經驗可能也是一種現代社會常見的反思,創造了物質條件的豐富,卻往往在城市中感到孤獨,身處於這到處都是人的世界,說不定比起像身在鳩海島這樣的孤島上來的更為孤單。最後一幕龜婆婆說的一句話,我覺得也是在此方向點出了這部戲的一個核心的主旨「因為這是個什麼都沒有的島啊,所以什麼東西都是寶貝,全部全部都是」,身處於這樣的世界中,或許我們才能更珍惜資源、更珍惜人與人間的溫情吧!

不過這樣一個小社會也容易產生一種對個人的壓力,一個人如果不見了沒多久大概就全部的人都知道了吧!在這樣的社會中,個人如何有自我發展的空間,是值得討論的話題;尤其是處於群體中的個人,常被要求「該為這個島做些什麼?」,這是一種出自於對自我利益的投入?或者是對於以整體做為考量的抉擇?這也是個人存在於群體當中壓力的一環。此外,一個向心力極強的小群體對於外來的人是怎麼看待的,是不是一個清楚的「我」和「他」的意識會造成雙方無法對話而有糾紛,這也是問題之一。

另外,劇中一直號稱他們是在經濟上個別自給自足的社會,但是實際在運作上我們看到仍少不了彼此間的互動與共同議題的討論;而且,在這樣號稱自給自足的社會中,我們仍能看到在許多事項上,國家力量的介入是存在的,像是醫療、像是警備、像是受到教育委員會指導的鳩海學校;換而言之,在現代國家社會中,即使身處於這麼偏遠的地方,人仍很難離群而獨立,甚至連一小群人都很難完全不跟外界有所連繫。換而言之,在考量某個群體的事務時,不能單從群體的本身出發,更應該將外在的影響也放進來一同考慮之,劇中如在討論豐年季的時候,也有人提出了該誠實面對外界的想法,或許和這裡所言的考量類似吧!

戲劇的畫面方面,我還蠻喜歡這部日劇的感覺的,鳩海島的海島風情就姑且不提,其他一些畫面的呈現方法,鏡頭有時候抓遠景時,不是那種豁然開朗的景色,常常會有遠近的層次感,例如放個招牌或花什麼的,感覺十分地不錯;配樂方面,我是覺得都還蠻恰到好處的啦,只不過片尾曲我覺得有些普通。演員方面,我覺得成海璃子演的很不錯耶,表情十分豐富,感情也有出來,還蠻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只不過她看起來真的太成熟了一些,不像小學生啊!其他人除了小孩子之外也都還不錯,就是沒特別的感覺,另外就是小日向文世演的照明先生很可愛,哈!

這種把設定放在人不多的小島,溫馨卻又不沉悶的日劇,還真的蠻不錯看的!或許因為正是這樣的體驗對習於都市生活的我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體驗吧!如果你/妳也嚮往這樣的生活,歡迎你/妳也一同來到瑠璃之島,和劇中人物一同分享他們的笑與淚!

P.S.附帶一提的,有幾個片段我還蠻在意的,照明先生過世的悼念時,島上的人排成一排一排坐,前兩排是男性,再來則是教師,後面是女性和小孩,最後則是從外地來到此地的年輕人,是不是有什麼地位高低的暗示在?另外就是,為了準備豐年季,性別的角色似乎還蠻明顯的,包粽子、跳盆踊的是女性,扮成武士的是男性,豐年季對於性別的角色意義何在?


[回首頁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