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評價:A 2006.11.21 演慣「壞女人」的米倉涼子這回洗手作羹湯改演起主婦,與作為情人的媽媽桑松下由樹之下引發一起女人的戰爭。這部描述一男兩女間所牽連出的系絡間關係的日劇,雖然看起來劇情假定老套,但在劇情的鋪陳及高潮迭起,加之演員精湛的演技下,讓這部戲可以說是表現十分地出色。 劇中很大一部份是在探討所謂男女間的關係:丈夫與妻子,男人與情人,在這樣的關係之中,究竟誰是加害者或誰是被害者?劇中透過野上俊也的角色說出了一般的看法,認為周旋於妻子與情人間的男人,才是這個遊戲當中的加害者。然而家政婦和子的回答其實帶出了這部戲背後的預設,她認為在這複雜的關係之中,正因為搞不清楚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所以才讓人顯得不知所措。是的,回應題目「不信のとき」,正因為這些關係是架構在謊言與未知的黑暗之中,男人在妻子與情人間的兩面人、妻子究竟是否在外與男人有一腿,情人是否只是利用男人....等,即使到了片末,仍讓此一故事陷於五里迷霧之中,因此遑論如家庭、夫妻、幸福等這些抽象又帶有說教意味字眼的重要。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則回應到劇名的副標"Woman Wars"。雖然劇情的發展看似以周旋於兩個女人間的男人為主,但故事實則在描述這兩種不同典型的女性,具有其強烈的主體性的地位。劇中的妻子與情人兩位主要的角色,不但有自己的事業,而在經濟上看似有其自主權;在生殖這一方面,劇情開始鋪陳時似都取決於男人的主動,但到最後陷入迷團之中時,其實可以看出女人在生殖這件事上所掌握的權力;而最有趣的我覺得是最後一段的對話,對照出劇情開頭兩位女性說帶著鑽戒的妻子與情人不一定幸福上,劇末的兩位女性提出了一種非常有趣的說法:她們認為身為妻子與情人,對於男人的愛並不是一種無理智的、依附的愛,與其說是這樣,還不如說是她們具有主動的、理智的去愛那個「愛上男人的自己」,我覺得這是全劇背後的一個精神之所在。 在戲劇的安排上,我也很喜歡導演對於整部戲劇操作的手法。在本劇開頭時就非常精彩地帶出了兩種女性的典型,而且呼應到整部戲的結尾,讓人有首尾一氣呵成的感覺。此外,劇中家政婦作為旁白角色的設計,我覺得是該劇編劇和導演一個非常成功的地方,具有力量的聲音讓人覺得份外有美感。音樂的安排上我覺得恰到好處。至於演員的部份我想是十分令人激賞的:一開始我還覺得松下由樹和米倉涼子兩個角色應該調換過來演,但兩人不虧是演技派的,我覺得將情緒的張力都表現得非常得出色,當然米倉涼子的情緒變化和松下由樹的內斂也形成一個有趣的對比。另外的角色,相較之下遜色許多,如小泉孝太郎,雖較之過去進步,但仍顯青澀,石黑賢則是中規中矩,但無論如何都襯托出兩位女性主角的表現。 整體上而言,我還蠻喜歡這部日劇的。兩位演員帶出的角色可以說是全劇的靈魂所在,再加上編劇與導演非常具有變化性的安排,讓整部戲增色不少,因而在這種傳統的劇碼中,開創出一部具不錯效果的日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