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名】官僚たちの夏
  • 【中譯】官僚們的夏天
  • 【出演者】佐藤浩市、堺雅人、高橋克実、船越英一郎、高橋克典、西村雅彦、 佐野史郎、吹石一恵、北大路欣也
  • 【總製作人】城山三郎
  • 【演出】平野俊一、大岡進、松田礼人
  • 【脚本】橋本裕志
  • 【製作人】伊佐野英樹、真木明
  • 【音楽】佐橋俊彥
  • 【主題歌】コブクロ「STAY」

我的評價:A

2010.09.08

這是部以日本通產省(類似經濟部)為舞台,講述日本於1955-1980的經濟高度成長期間,該省官僚在經濟政策上的許多施作,以及其間的政治鬥爭關係。

故事內容,環繞著「貿易自由化」與「產業扶振保護」兩個端點展開。政府官僚與政務官們,依著自己的政治理念、權力誘惑,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回應國內產業與國際外交壓力(在劇中,「國際」指的幾乎就是美國),交雜地織構出對於日本經濟的願景與期望。很有趣的,故事若簡單地從正邪對立出發,會覺得像是在支持「保護國內產業」的作法;但仔細去閱讀,會覺得「兩邊」的人,其實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即建設日本成為一流的國家;換而言之,劇中雖然亦描寫權力鬥爭,但背後似都給了這些人物們理想的光環,讓人看來熱血充盈。歷史的回顧,放在美日關係依然為日本政治主軸的當今,也是另一種奇妙的心理因素。地球村生活日語雜誌,2010年五月號亦提到日本「社會派戲劇」的發展,文中即以本劇為例,仍為近來類似戲劇的勃興,實與「濃厚的人際關係」、「絆」、「社會不安」三個要素有關。從這三點和前述討論看來,本劇的確有其在這個高度經濟成長不在,對政治及外交失去信心的時刻,一個有趣的對照。

另一個趣味點,是站在「後發經濟國家」的角度,再回來去看日本過去的發展。有趣的是,在台灣等國家,其實許多現象與劇中日本所舉的例子類似。例如產業的扶殖與國際自由化壓力、公害汙染、產業興衰等等,皆為有趣的對照。而究竟不同的政府,在不同的時局下,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就成為比較上值得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站在不同於日本視聽者角度的我來說,這部劇也帶有歷史資訊的介紹性質,對於日本戰後經濟高度成長期,如池田內閣(劇中作「池內」)所提出的「所得倍增計劃」下,相關的產業經濟發展等,有了簡單的摘要。

演員方面,不乏老字號的實力派演員,也有些年輕演員,但大體上都表現十分中規中矩。最有魄力者,莫過於北大路欣也演的池內,以及可說是主角的佐藤浩市,所演的「Mr.通產省」風間,前者表現出政客喜怒不現於心的沉穩性格,後者則是熱血的事務官僚,對照而成為有趣的畫面。另外,本劇在歷史畫面的表現上,亦頗為不俗,很能讓人回到時代的洪流之中,了解日本當代經濟史的發展。

整體來說,雖然講述的是略嫌堅硬的主題,但整部戲劇表現地四平八穩。看得時候,都讓我一直想到,究竟其他「後進國家」,是否也能有如此地反省力,而以像是「日劇」之類的藝術方式,展現的可能呢?


[回首頁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