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的評價:A- 2015.11.29 本作構想來自高野誠鮮『ローマ法王に米を食べさせた男:過疎の村を救ったスーパー公務員は何をしたか? 』(獻給羅馬教皇米的男人:拯救人口稀少村落的超級公務員究竟作了什麼?」。講談社2012)一書。原作是作者以市役所公務員身份,協助石川縣羽咋市的神子原地区進行「社區發展」(村おこし)的過程。本戲劇作品,則是以此為出發點,講的是一公務員協助虛構的「限界集落」東京都內星河市的神樂村發展的過程。 「限界集落」,意指人口稀少且高齡化難以維持的集落,是日本所發展出來的概念。在日本各地充斥著這樣的村莊,雖然亦非沒有政府等各地的協助,但如劇中所言,多數計劃最終仍告失敗,許多村落難逃未來廢村的命運。本作品正是基於如此背景,探討由外來的熱血公務員,如何在短時間內,協助村民們自立建立自己的產業,並吸引外來人口居住的故事。 或許是因為侷限於原案之故,雖然說是討論「限界集落」,這部作品看起來我覺得與多數的「社區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故事十分理想地,講了如何舉辦祭典、利用網路與科技推廣當地農產品及美景、吸引移居、並透過將負面遺產(如工業廢坑)的改造,而使原可能廢村的村落脫離滅村命運,而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並且透過市政府、政商勾結的簡單正反對抗、各集出現的家庭親情(母子、父子、夫妻等),讓故事顯得有張力卻又易解,算是四平八穩,不難感動都會觀眾的一部作品。但也因此,過於理想化的圖像,總感覺忽略了「限界集落」的諸多問題。 最後一集讓人感覺有些轉向,突然將焦點跳離村落,而在詢問的是國家補助的是非。最後劇情的發展,似乎是村民們應該自立,不應該依靠不穩定的國家補助。但一方面,前面幾集看到的,卻是一個國家機器地下地方層級的公務員介入,以英雄或是救世主姿,「輔導」村落的發展。兩個層次雖然有些矛盾及差異,但其實同樣的是突顯了這部作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談討「自立」的背後,其實仍是依靠著外來的介入(無論是惡的國家政治或是廢棄處理場企業,或是善的公務員、觀光客的),對於整體擁抱資本主義邏輯的發展,以及村落本身的「人」及問題,有著太簡單的想像。換個方式講,我們看到了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在一起的美好結局,但不去問王子和公主的過去和環境,也不去看他們的未來。(不過,這裡止於感想,我對這問題也難說專精,就此打住) 戲劇在呈現上,也算是四平八穩。除了上述易撼人心及簡明的骨架外,以「沒有不可能的事」等「拿破崙」的話語貫串全場,是個有趣的設計。演員演出也算是符合期待,其中澤村一樹的市長角色,最有發揮空間,其實我覺得他在一些生氣等情緒表現,算是十分精彩。唐澤壽明演出的角色,則十分符合他平常的形象,也算是成功的選角。其他如天燈、礦坑旅遊的場景,也是畫面精彩。 整體上,這是部不難接受的片,明快的正反邏輯、訴諸家庭情感,確實容易引起觀眾共鳴。但囿限於原著,過於英雄式及理想性的描寫,忽略了對村落問題的探討,以及對於人際社會關係的刻劃,並且隱含著背後擁抱的市場發展邏輯,其實作為一部討論「限界集落」的作品,有其侷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