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蒙第二季 ฮอร์โมนส์ วัยว้าวุ่น SS2
  • 【劇名】ฮอร์โมนส์ วัยว้าวุ่น SS2
  • 【中譯】荷爾蒙 第二季
  • 【年份】2014
  • 【製作】GMM ONE HD
  • 【演員】อังศุมาลิน สิรภัทรศักดิ์เมธา Pattie, พชร จิราธิวัฒน์ Peach,ศิรชัช เจียรถาวร, กันต์ ชุณหวัตร, สุทัตตา อุดมศิลป์, จุฑาวุฒิ ภัทรกำพล March,เสฎฐวุฒิ อนุสิทธิ์, ธนภพ ลีรัตนขจร Tor, สุภัสสรา ธนชาติ Kao,ศนันธฉัตร ธนพัฒน์พิศาล, เขมิศรา พลเดช, ณภัทร โชคจินดาชัย, นรีกุล เกตุประภากร, ณิชาภัทร ฉัตรชัยพลรัตน์, ธิติ มหาโยธารักษ์

2014年12月06日

去年轟動一時的泰國校園劇,於2014年的第二季續集。
故事人物仍延續上一季內容,但加入一些新的角色。

相較於第一季關於性、校園暴力等,青少年對於社會規範間的挑戰等議題,
感覺第二季的內容,似乎較保守的,開始轉向圍繞在,青少年間人際關係的問題。
先是從每集主題表現方式的不同,就可以略見一般。
第一季的每一集,以各種荷爾蒙激素為名,強調的是青少年旺盛精力下的衝突與事件。
但到了第二季,每一集的主題,則以劇中角色為名,訴說該角色為主的人際關係變化。

不意外的,愛戀關係,似乎仍是這些人際關係的重點。
看完第二季,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劇中湊對拆對之迅速。
每個角色,幾乎都是陷在各種多角的戀愛/曖昧關係之中,然後快速變化。
Thee-Phu-Toei, Toei-Tar-Bang, Mhog-Khwan-Win等的三角關係,
以及Dao-Koi, Sprite-Phai之間的關係所衍生的浪花等等,
這和多數的肥皂劇,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不同的只是,從豪門換到校園,情感也不再是堅定不移,而是更加速食,跟著感覺走。
(當然,這樣的感情觀,有其自成一格的理論;
較明確地表現在Phu所遇的酒吧老闆Bom的「殘缺的圓」故事,人不斷尋找適合自己者)

另外,較不像第一季強烈的,甚而是重覆的,在第二季也有些現代泰國青少年常見議題。
例如嗑藥、墮胎、腐女及女性同性情感、性騷擾、網路盜名...等議題。
但說實在,除了如墮胎有議題的重覆性之外,其他議題我自己看來,沒有強烈印象。
唯一比較有趣的,反而是校園外的紐約篇,關於嗑藥的議題。
這裡的呈現,對於「嗑藥」給了較柔性,甚而帶有同情的詮釋。
即使仍表現出使用者情緒的不穩定、身體的不適等等,
但在中間的說明中,例如「像是跟未來借用快樂,所以當藥效退後,就會特別低落」、
「有些人使用後無法控制自己,但有些人了解後還是能與之相處」等,
就略暗帶有對使用「違法藥物」的某種辯解存在。
也因而在觀看時,諸如藥物、墮胎、性愛、酒精...等畫面,
都會有加註可能會導致XXX後果,請監護人因在旁給予適當建議的字眼。

而相較於第一季,雖然都會中產家庭的青少年設定,似乎依舊不變,
但整體上,覺得這一季對於家庭及老師的描寫較為薄弱。
較強烈者,僅有出現在開頭,如自嘲式地對一部劇中劇的討論,
但也就是把話題點到為止,透過家長會帶著各種觀點,而隨著劇中劇的停播而落幕。
其他如Phu, Dao, Phai, Khwan與家庭間若有似無的衝突,
最後總是透過父母的「理解」而化解。

另外,在看了『Love Stick 為愛所困』之後,不免也會拿兩部作品稍微比較。
整體上,GTH製作的本作,說實在拍攝、劇情、演員的整體上,
都比Love Stick,讓人感覺專業許多,社會話題性也較多。
但改編自網路小說的Love Stick,比較像是在說一個圍繞在兩個人間的故事;
而『荷爾蒙』則是一個群象劇,由於主要的角色甚眾,很難說有特定的主角,
感覺故事的議題性,比起故事內容的發展,似乎更為強烈。
關於這點,似乎則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了吧!


整體上,第二季雖然沿續第一季,仍是帶入了許多校園青少年的議題;
但較之第一季的衝擊性,第二季打著第一季的人氣,更加關注在既有角色間關係變化。
下個年度,似乎仍然會有第三季,是否還能帶來新的話題呢?只能期待明年再說了!


[回首頁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