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名】Little Miss Sunshine
  • 【中譯】小太陽的願望
  • 【年代】2006
  • 【導演】Jonathan Dayton, Valerie Faris
  • 【編劇】Michael Arndt
  • 【演員】
    Abigail Breslin ... Olive Hoover
    Greg Kinnear ... Richard Hoover
    Paul Dano ... Dwayne
    Alan Arkin ... Grandpa Edwin Hoover
    Toni Collette ... Sheryl Hoover
    Steve Carell ... Frank Ginsberg
  • 【得獎】
    2007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
    2007BAFTA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
    2007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等

2008.06.18

2006美國的一部雖小卻榮獲各大獎項的一部電影。
算是一部簡單卻又充滿著趣味的電影。

(下涉劇情,不喜勿看)

故事說的是一家人為了家中小女孩要在加州參加選美比賽,
然後一家人前往當地的過程中發生的事情。

簡單地用一句劇中的話來說這部電影,這是「失敗者」的電影。
成天談如何成功的父親卻因書賣不去而幾近破產,
研究普魯斯特的第二有名學者因為同性戀情的破滅而灰心自殺卻失敗,
爺爺是個吸毒又看愛色情書刊從老人院回家的老人,
想要當飛行員的兒子發誓沒當上飛行員不說話,後來卻發現自己有色盲根本無法,
然後到最後是在選美比賽中「根本無法」和這些佳麗們選美的小女兒。

這些人,可以說是在這個充滿「成功」榮景競爭下的失敗者,但卻同在一車上。
故事中不斷地諷刺著「成功」,另外一方面也對那種道貌岸然諷刺了一番。
故事將近尾聲,似藉普魯斯特的話來為這部片下了結語,
「那些痛苦的日子才是最美好的日子,因為這些日子塑造了他」,
似為這種「失敗者」的生活下了另一個註解。

另外,小女孩給我感覺像是等同於陽光與希望,
這部片在追逐著這個陽光與希望的同時,許多意想不到的失敗與挫折或許接踵而至,
但無論如何人生/車子還是繼續要走下去,
即使到了最後那個希望看起來失敗了,尚未死去的大家仍然持續前進。

除了這種成功/失敗的討論之外,最有趣的是對於這些人特性的描寫。
一幕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咖啡店討論是否能吃冰淇淋的時候,各自反映了大家的性格:
學者說la mode(加冰淇淋)的意思原意是代表了時髦的意思,
爸爸就非常理性功利地說冰淇淋是脂肪的來源,會變胖,想要選美就不要吃這,
但爺爺非常有趣的說,沒關係他也喜歡圓潤一點的女人。

整體上沒有對這部片有什麼太多的共鳴,不過覺得這樣一部簡單的片也還挺有意思的。


[回首頁 Home]